当前位置: 主页 > 展馆资讯 > 学术研究 >

650多岁“超级劳模”坚守岗位,看古代南京城防汛有啥妙招(2)

时间:2019-08-02 11:15来源:南京城墙网 作者:管理员
只是,1971年2月,为了疏通涵洞,铜水闸被取出,换成了水泥涵管。原物现于南京市博物馆“虎踞龙盘——南京城市史”中展出,并配有演示视频,清楚地展示水闸的使用方法。

妙招二:进水口直线水道改为之字形,大大减少水流冲击力度
在深井水闸的北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高度差,下面是扇形的进水口,因为常年受湖水冲击,进水口往往是水闸最易损毁的位置。
武庙闸进水口的设计更为适应湖水冲击,设计中改变了以往水流直接冲入水闸的方式,人为地将直线水道改建成弯曲的“之”字形。水流在水道中曲折前进,流速减缓,自然就减少了整体水闸受到的冲击力,从而降低闸体受损率。
 
妙招三:闸口安装绞刀,提前清理杂物可有效防止淤塞
除了防御水流冲击的影响,武庙闸还有应对管道淤塞的设置:两处闸口都安装了绞刀,刀随水流的作用运转,用以切碎随湖水而来的湖草和其他杂物。有了这一重的清理,水流进入直径近1米的涵管之后,就可以迅速通过,减少了管道淤塞的可能。
 
妙招四:穿城管道上方有精巧保护层,还配有维修间
除了地面可见的结构,武庙闸的涵洞也分两部分:北侧为铸铁涵管,与石质泄水拱洞相连,由数节组成,每节长度为0.82米,总长度37.04米;在临近城墙的地方,改为铜管相接引入城内,同样由数节组成,每节长度为0.85米,总长度103.11米。穿城金属涵管总长140.15米,内径为0.92米。涵洞穿城而过之处称作“灵福洞”。《南京城墙志》中记载“灵福洞”三字曾有钟鼎篆文金书。
这些贯通城墙的管道也采用特殊方式进行了保护。经过考古发现,管道上方有保护砖,且十分精细地分两种方法放置:水闸之间用三券三伏(三层砖),相当于水窗做法;到城垣处改为五券五伏(五层砖),相当于城门做法。这样,城墙的重量便被涵管上方支撑起来的砖券分担,管道只承受其周围填土的重量。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这些管道均完好无损,说明这种科学的设计极好地保护了管道的安全。即便再复杂的设计,也不可能没有丝毫损坏,这时古人会怎么办?1971年疏通涵洞时,人们在穿城涵管上方的城墙内发现了瓮室一座。这个小房间为拱顶、南北向,高约4.50米、长9.70米,壁面城砖侧面和城墙常用城砖不同,均无南京城墙砖常见的铭文,且城砖尺寸较大,以青砖为多。专家推测,这座瓮室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方便检查和维护涵管而专门设置的“维修间”。
当然,武庙闸可以屹立650年之久,至今仍可以作为重要的水流枢纽进行使用,除了本体的坚固和设计精巧以外,与历朝历代不断维护也有重要关系。武庙闸通往扇形入水口的阶梯转弯处的墙壁上就嵌有一块石碑,记载着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江苏候补县丞管理后湖(即玄武湖)官员王焕奎对“通心水坝”进行重修之事。
 
-02-还有20多个高龄“小兄弟”,也坚守在城墙各处
如今为人们所熟悉的是武庙闸、东水关这样的大型水闸,其实,它们还有很多“小兄弟”。这些小型的水关、涵闸,同样历经了650多年沧桑,很多同样仍坚守在城墙各处,沟通着城内外水源。据1994年出版的《南京水利志》统计,共有20多处,如下图所示。


 
半山园水闸是小型水闸的典型代表,也是南京城墙水闸多样性的例证。它位于南京城东北的前湖区域,是1997年维修坍塌断墙时在前湖和城墙之间发现的,因靠近半山园而得此名。
这半山园水闸位于地平面以下,也全部用条石砌成,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0.6米、东西宽2.9米、高5.7米。结构完整,几乎没有损坏。只是,从考古现场来看,这处水闸经过多次维修,后来闸门被用板石封闭,不再通水,从此遭到了废弃。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处水闸遭到堵塞,失去了平衡内外水位的功能,这一段城墙不断受到城外前湖水的侵蚀,最终在1991年汛期坍塌。这件事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水关、涵闸对于调节水位,保护墙体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隔线----------------------------
栏目导航
官方微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