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展馆资讯 > 学术研究 >

650多岁“超级劳模”坚守岗位,看古代南京城防汛有啥妙招

时间:2019-08-02 11:15来源:南京城墙网 作者:管理员
梅雨季节,防汛成为重中之重,不由想起位于玄武湖和明城墙之间的武庙闸——它可是一位从明代至今工作了600多年的超级劳模!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20多个“小兄弟”也在默默工作之中。那么,数百年来,它们被埋在城墙之下,承受着重压,为何竟能保持完好?又是怎样高明且超前的设计,让它们在数百年中一直担当着保护南京城的重任?

-01-武庙闸能“超长待机”,全凭这些超前设计“护体”。
走到玄武湖东南角的解放门附近,循着轰鸣的水声而去,便可以见到武庙闸了。这里,是玄武湖主要泄水入城水道,也是城内珍珠河的主要源头。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已经是650多岁的高龄了。


武庙古闸纪念石(陈杰摄)
 
武庙闸的水道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东吴时期。东吴宝鼎二年(267年),孙皓在此开城北渠,引湖水入城。刘宋大明三年(459年)又在此开“大窦”,引水入华林园的玄渊池。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利用南京原有水系改作护城河,同时在秦淮河、玄武湖及其他河流入水口处,设置了多处水关、涵闸,其中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就是东水关、西水关、北水关(金川门东,已不存)和武庙闸。
南京城墙的城濠水系,十分注重整体的排水、防洪和调蓄作用,用水管铜闸节制水流,靠埋在城垣下的水管来沟通几处被城墙切断的水道。武庙闸正是这种结构设计的典范,巨大的钢管、铁管企口套接,让湖水经地下管线入珍珠河,一直流至杨吴城濠,再继续向南,进入今天的外秦淮河。
武庙闸这一处南京城墙重要的控水系统,在650年前的建成之初是被称为通心水坝或通心沟水坝的,民间俗称为台城水关,清代治图中则称其为北水关,直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因为武庙移于府学园内东侧,也就是水闸位置的城墙南侧,这里才改名为“武庙闸”。
名称虽然多变,武庙闸的核心结构600多年来基本没有出现变形,这是它能够成为“超长待机劳模”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游客所看到的武庙闸,核心部分主要是用巨型条石砌筑的方形深井。深井宽31米、长7米。深井上方平台设有四块两两相对的绞关石,用以承担绞关,悬吊铜闸。


仍在运作的武庙闸
 
这一深井型构筑物修筑的方式和城墙一般,严丝合缝,整体极为稳固。其东西两壁上还可以看到明显的两条闸槽,那也是明代的原制,用来固定上下滑动的水闸,使其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除此之外,当年的建设者还进行了诸多超前设计,以保证水闸能够长久工作。

妙招一:铜闸设计极为罕见,上下两板咬合式创意令其经久耐用
最令人惊叹的是,650多年前建造的深井中,两套双合铜水闸竟然保存得极为完好。
铜水闸平面呈方形,边长1.30米、厚0.25米,重约5.5吨。上合正中有一直径0.09米绳孔的铜钮,以铁索连接地面上的绞关启动。下合位置为石质泄水拱洞,向城墙方向延伸约5米处,与铸铁涵管相连。
设计的特殊之处在于下合装在条石砌成的方框内,内凹有直径1.10米的阴穴,穴内穿5孔,中孔直径0.28米,四边四孔直径为0.21米;上合呈反“凸”字形与下合相合,即为合闸断流。
在此之前甚至是同时期的水闸,一般采用的都是竖直闸门上下切断水流的方式来阻挡进水。而这两套水闸创新性地采用了上下两板咬合的方式——当上合落下,下合面的5个空洞被封堵,因为水压的力量,下方的水无法将上合顶开,从而形成密闭。开闸放水时,因为玄武湖水面要高于涵道内水位,从而压迫水流进入铜管涵道,继而调节水位。这种方式使得铜闸不会因为水正面的冲击而变形,故而更经久耐用,至出土时形制都没有改变。
 

武庙闸结构示意图
 
放眼全国,这种铜闸的设计都是极为罕见的。郭湖生先生在《中华古都》中称赞说:“此种铜闸,在故宫内五龙桥金水河穿过宫城处也有发现。国内罕见,仅南京明城有此数处遗物,表现了明代的科学技术高超水平,非常珍贵。”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隔线----------------------------
栏目导航
官方微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