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2月29日电(记者古一平)29日,“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展”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39套42件精美展品亮相博物馆一层特展厅。
法门寺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年间,原名阿育王寺,因安置释迦牟尼指骨舍利而闻名,被誉为“关中塔庙始祖”。据了解,本次展览挑选了法门寺众多制作精美的皇室金银器、秘色瓷、石刻造像等反映唐代社会面貌的文物,其中还包含了一件被列为禁止出境的唐代金银重器: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据展览策展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马麟介绍,作为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开年大展,本次特展力求通过唐代皇家寺院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再现“大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文明成果及价值追求。
本次展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办,南京城墙博物馆承办,法门寺博物馆协办,展期为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3月31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