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媒体关注 >

金陵晚报:南京有这样一群民间文物爱好者 用脚步丈量城市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

时间:2022-05-27 10:25来源:南京城墙网 作者:管理员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还曾参与“抗战记忆”寻访活动。其时,参与寻访的人员平均每次在30人左右,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小的9岁,才上小学三年级。据舒克介绍,该活动总共用了19个周末时间,共寻访了20多处抗战遗存。
  参与队员在抗战实地,对应历史档案等文献,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完成了“南京保卫战寻访地图”“南京抗战军事设施分布表”的制作。
 
  见证城市发展脉络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多年坚持下来,各个行走组织成绩斐然。他们的成绩,也见证着南京城市变化的大致脉络。
  华古团队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大,2019年策划出版《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一书,在全国文物古迹爱好者圈内反响巨大。2020年4月,以团队成员作为主线索的纪录片《城墙》在央视十套连播三天,其中大篇幅介绍了华古团队和计划出版三本书籍的内容。卓越的成绩源于优秀的内容,而优秀的内容又依仗于一定的脚力、眼力和笔力。不久前,他们出版了一本书《寻迹南京——南京重点文保导览手册》,介绍了南京200多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
  南京古都学会会长杨新华表示,如果说朱偰先生所作是探索、发现,那么华古团队的所为就是对先生所作的继承和持续守护。他们通过现代的手段让公众了解和关注身边的文物,提升社会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和参与,让文物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真正地让文物“活起来”。
  城市文化微记录核心成员尹引和张元卿被聘为知行合一文旅行走顾问,推出“微南京”书系,包括《金九在南京》《复成新村的陈年旧事》《一代水工汪胡桢与南京“新村”建设》等,在圈内产生不小的反响。每本书虽都是薄薄的一册,却对南京地方史的记载都或有增补或有纠偏。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隔线----------------------------
官方微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