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媒体关注 >

金陵晚报:南京明皇城御道为何有辙痕

时间:2020-03-10 09:57来源:南京城墙网 作者:管理员
大家知道,南京明故宫大规模的破坏始于清初在明故宫范围内改筑驻防城。后太平军拆取石料砖瓦,遗址仅有的地表建筑再次遭到重创。民国初年驻防城城垣最终被拆除,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明故宫道路多路开通和大量建筑修建,明故宫地区面貌全非。1937年南京沦陷后,除午门、西华门、东华门、西安门及内外五龙桥少数建筑基础尚存之外,似乎一片砾荒废地。然而幸运的是尚存四门一桥的遗址。
 
  午门、西华门、西安门
  御道上的辙痕
 
  笔者在西安门遗址,发现明时建筑的“玄津桥”中心线似乎直对西安门拱门中门,自然联想到古时人们的来来往往,会在石门槛上磨出许多深深的辙痕,看着既古朴又腻滑。另外两个门槛完整无损,有可能旧时两侧是处于长期封闭状态。向东去西华门遗址,亦可见拱门中门内外御道上几道不规则却很长的辙痕,显得格外自然。笔者再去午门细察,又发现中间的拱门石门槛上竟有数不清的辙痕,油滑光亮。拱门内几道很规则的辙痕一直向北而去。这无疑是古时人们南来北往的辙迹,游人看了竟成一道风景。不过奇怪的是出了拱门,紧靠内五龙桥旁,突然出现了多道弯曲不规则的辙痕,再看内五龙桥桥面或往北辙痕忽然消失。这就又清楚地看出,在内五龙桥稍南是旧时行人东、西、南的一处岔路口,也是行人往北的终点。笔者再想去东华门遗址察看,竟然发现以前在修筑城门时,旧貌换了新颜,遗憾的是旧印迹已荡然无存。
 
  100年前老地图城东出城只走这条路
 
  南京市民对午门、西华门、西安门似乎很熟,外地游人也每每将这些地方作为必到之处,对这些御道上的辙痕看了好奇,但并未深究。
  为什么会有这些辙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笔者早想作些探究,可以说是南京老地图帮笔者揭开了这个秘密。
  1898年出版的《江宁府城图》,图例简约,新街口一带水塘密集,城南贡院地位突出,城东似乎没有民房。出城东怎么走?从新街口经大行宫、玄津桥、西安门、西华门至明故宫内五龙桥旁通过东华门,再出朝阳门,只走这条路。图中证实从新街口往东出朝阳门没有其他路。1910年“关新社”发行《江宁全图》,显示小铁路依然在,城南马路民房密集,城北丁家桥北“南洋劝业会会场”占一大片。城东有极少民房,有练兵场、演武厅、将军署、万寿宫,明故宫内有血碑亭、三忠祠。去城东出城,从新街口经玄津桥、西安门、西华门至明故宫内五龙桥旁,通过东华门到朝阳门出城,还只走一条路。1928年6月共和书局发行《最新首都城市全图》,图中小铁路还在,城南一片繁荣。城东民房极少,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操场、演武厅和南京第一公园。去城东出城,从新街口经玄津桥、西安门、西华门至内五龙桥旁,再通过东华门直经朝阳门大街出朝阳门。出城东还没有直通马路。
  为什么100年前行人去城东出城,要绕着明故宫独走一条路呢?
  笔者认为,根由是今南京作为大明王朝国都,朱元璋举全国之力30多年完成了宫城、皇城、都城、外郭四重城垣的京师都市圈,曾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50余年,永乐十九年(1431)京师虽迁北京,但南京作为“留都”长达200多年,一直保留着六部、五军都督府等中央军政机构,明末又作为弘光朝廷的“行在”。永乐迁都以后,虽有人为、自然损毁和破坏,但一直有皇族重臣驻守和修复,明故宫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迎榇奉安打破明故宫封闭格局
 
  据史料载,1928年11月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布51号训令,决定1929年3月12日在南京紫金山举行总理奉安典礼。迎榇专员办事处积极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在南京修筑一条迎榇大道,起自下关江边的中山码头,经鼓楼、新街口、中山门直通中山陵,全长15公里。中山门至中山陵一段由葬事委员会修筑,城内一段自江边到中山门,长达12公里归当时的南京市政府负责。1928年7月初兴工,次年3月完工。后因雨雪甚多,工程进展缓慢,当时的市长刘纪文要求延期举行奉安,经奉安常委决议,延期至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这样由于迎榇奉安,开辟了城北、城中、城东的直通大道,打破了城东明故宫在历史上封闭的格局。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隔线----------------------------
官方微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