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已正式启动,近40位各界人士关于城墙的记忆将以纪录片的形式保留下来,为你讲述明城墙651年历史中的动人故事。 重视人的作用,让南京城墙“活”起来 南京明城墙今年已经651岁了,在651年的历史中,很多人和事与它有着丝缕联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明城墙进入大规模修缮阶段,这一修就是30多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基础研究部副主任周源介绍,这其中很多人都作出了贡献,但是到现在也没有人对他们的贡献作回顾。“如今,很多参与过城墙研究、修缮的专家学者岁数越来越大了,我们城墙中心想把他们关于城墙的珍贵记忆留下来。”周源说,于是,建设“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的想法应运而生。 目前,记忆工程正在建设中,初步计划一年时间内对近40位与城墙有关的人物进行采访,他们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是普通群众。“通过收集他们与南京城墙相关的历史资料、珍贵物件,一方面是为了留下这些珍贵记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对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周源说,目前已经采访了两位九十高龄的专家,分别是梁白泉和罗宗真老先生。 “他们都是城墙研究专家,罗老儿时和青年时期成长在南京,对南京城墙都有着温馨的回忆,罗老的讲述会将当初南京城墙旧事完整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周源说,而梁白泉作为南京博物院的老院长,一定会对城墙的保护与申遗提出很好的建议。“目前,明城墙申遗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由各界人士讲述城墙历史,也将成为一个特殊的资料,为明城墙申遗作出贡献。” 观众也将成为“记忆工程”的一部分 2019年,南京城墙博物馆将与公众见面,“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届时也会以纪录片的形式入驻博物馆,丰富城墙博物馆的展陈内容。 “未来我们可能会将讲述者的采访资料剪辑编排成纪录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博物馆里播放。观众来到博物馆,想听哪位专家或市民的意见和想法,就可以点击人物相片或姓名来互动。”周源介绍,同时观众的互动也将成为“记忆工程”的一部分,他们观看之后可以留言,而精彩留言将会以录音的形式留在博物馆里。“这样一来,城墙不再只是一堵凝固的建筑物,真正让城墙活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
为了高质量推进南京城墙夜间文旅消费,南京城墙景区近年来持...
2022年9月5日,在中华慈善日和江苏慈善周到来之际,第六届江苏...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10712 书本中的古迹城墙的诉说 观看链接...
城心向党,微笑礼赞。6月30日晚,百张笑脸在650余年的中华门城...
第三季的首集,以南京白局艺术为序章,引出了经历了六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