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媒体关注 >

南京晨报:颗粒归仓!南京城墙已回收8万城砖

时间:2017-11-29 15:44来源:南京城墙网 作者:管理中心
2016年11月,南京市文广新局、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城墙研究会、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曾联合举办了“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的活动,这一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大对散落民间的城砖的保护和收集整理力度。一年过去了,城砖征集回收的情况如何呢?
 
昨天,记者了解到,一年内南京城墙方面共回收了8万块城砖。不仅如此,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多位热心市民的参与,使南京城墙方面回收了多块价值颇高的城砖,回收城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温暖的故事。
 
南京明城墙的城砖和上面的铭文,蕴含着严格的责任制和工匠精神,也正因为当年这种严谨的制作工艺,才保证了南京城墙历经风雨650年仍傲然屹立。如今,它们不仅是文物,也为文化工作者研究文字书法、社会制度等提供了一手资料。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京明城墙的城砖有许多散落在民间,为了收回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单位于去年11月举办了“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的活动。一年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共收到市民提供的城砖线索近300条,已回收城砖约8万块。从效果来看,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昨天下午,“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一周年活动在南京国创园举行,多位在回收城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获得嘉奖:他们中有负责城砖入库验收工作的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副处长张国祥,有长年积极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提供城砖回收线索的民间文保人士方青松,还有在工作中发现有城墙砖及时上报的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等。
 
在被表彰的人员中,南京晨报记者看到了一位90岁高龄老人的名字——谢竹如,她向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提供了多块城砖。而谢奶奶之所以热心南京城墙事业,除了对南京城墙的喜爱外,还为了完成老伴生前的心愿。
 
谢竹如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李廉教授遗孀。李廉因为工作的原因,见证了当年南京城的解放和变化,因此对南京的文保方面尤为关注。
 
多年前,谢竹如曾看到后宰门附近的城墙砖被推倒,城砖散落一地。她当时问“为什么要把有600多年历史的城砖推倒?”对方回答:“要建农贸市场。”
 
回来后,谢竹如把这事跟老伴李廉讲了,李廉非常生气,甚至说他们“败家子”。怕以后难觅这批城砖的踪迹,就央求她去现场捡几块回来。谢竹如当时说:“那我这叫‘偷’啊!”李廉告诉她:“就是偷也要偷几块回来!”谢竹如就悄悄去捡了几块回来。
 
因为李廉生前曾一再叮嘱她要保护好南京城墙的砖头,谢竹如就把这几块砖头一直保存着,看到南京城墙方面城砖回收的活动后,她立即把城砖交给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
 
因为一直关注南京的文化保护,谢竹如在她居住的南京大学附近,也发现了一批砖头。原来,谢奶奶的邻居想在附近的一块地上栽葡萄,挖地时却挖出了多块砖头,不仅有砖头,再往下挖,还发现了一个洞,使得上面的土纷纷往下漏。喜欢读历史的谢竹如了解到,云南路的北阴阳营附近在古代时一边是居民区,一边是坟葬区,这批砖头和挖到的洞,很有可能属于“古物”。邻居搬走时,谢奶奶把砖头要了下来,多年来一直小心保存着,这次也一并反映并上交给了南京文保单位。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研究员、藏品保管部主任朱明娥还告诉南京晨报记者一件事:有一位名叫李怀林的老人在活动开始不久后,经过一番周折,查到了她办公室的电话,特地送来了三块明城墙城砖。
 
“这三块明城墙城砖都比较珍贵,一块是军队烧制的砖,一块是工部负责烧制的,还有一块是海宁右砖。”朱明娥介绍,这块海宁右砖比较罕见。经查,洪武四年修建浦口城时有五个卫所驻扎该地,推测这块砖为其中一个卫所参与烧制的。
 
以往的资料表明,南京明城墙砖多为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烧制,外地砖多经水运而来。而这次回收的一块城砖上的铭文却显示出:浙江的窑匠也有参与城砖烧制的。这还是第一次在明城墙城砖上发现浙江窑匠参与的铭文。
 
朱明娥介绍,这块城砖发现于25天前,长43厘米、高21.5厘米、重20公斤,属黏土砖。砖的两侧铭文一侧为“宁国府提调官同知阑善司吏李时中”等字,另一侧铭文中出现了“明州府窑匠周壬四”的字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官方微博
推荐内容